学院新闻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创新创业学院成功举办 “人工智能” 通识课程研讨会

人工智能技术是第4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是最具赋能特征的战略性技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满足社会对培养人才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急需,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创新创业学院于1月8日举办了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研讨会,副院长冯再新主持研讨会。

研讨会汇聚了校内专家、教务处领导以及计算机基础教学部教师代表,探讨这门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和实施路径,为全校学生打造一门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的通识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将填补学校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领域的空白,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强其在未来职场的竞争力,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研讨会上,计算机基础教学部课程负责人赵山林老师和高媛老师详细阐述了开设“人工智能” 通识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学大纲的设计是本次研讨的重点之一,课程团队精心规划了教学内容,涵盖人工智能的历史溯源、基础理论、核心技术以及实际应用案例等多个方面。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关键技术的讲解,到人工智能在医疗、交通、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具体应用展示,课程内容深入浅出,力求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都能从中受益。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团队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借助在线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灵活的学习体验。

会议特别邀请了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秦品乐教授、陈友兴教授进行指导。专家们对课程的设计给予了肯定,并从行业发展的前沿视角出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教务处王海宾副处长在会上指出“人工智能” 通识课的开设是学校顺应时代潮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将全力支持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培训机会,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创新创业学院王黎明院长也对课程团队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不断探索创新,将这门课程打造成学校通识教育的精品课程,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人工智能” 通识课的顺利开设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专家的悉心指导以及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这门课程将成为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进行深入学习的重要平台,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创新思维和跨学科素养的优秀人才,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学科建设发展注入新的活力!